当前位置:首页>卫健动态
聚力提质增效 官渡区稳步推动提升区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5-02-26 13:45 来源:昆明市卫生健康委
近年来,官渡区卫生健康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优质医疗资源培育和均衡布局,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紧盯重点项目建设。云南省昆华国际医院(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东院)项目已完成传染病防治综合楼主体结构、呼吸中心主体工程封顶,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云南省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建设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断水,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省民族医医院)一期项目已完成大部分基础工程,昆明三博脑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工作平稳推进,主体工程已完工。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的昆明市官渡区康复医院项目一期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封顶,准备开展二次结构和医疗专项工程。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印发《官渡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布局计划(2024-2026年)》,以社区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依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区域整体规划等综合因素,致力构建多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适应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要求。2024年8月,关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迁至新址,关上、金马、官渡、矣六街道新建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启用。2024年12月,大板桥街道新建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启用。
构建高效整合服务模式。为破解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医疗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官渡区卫生健康局深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2024年3月20日,官渡区人民医院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约合作,探索“以市带区”“区社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共同打造“巫家坝片区医疗服务新中心”,积极构建城市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2024年5月31日,官渡区人民医院与辖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分级诊疗专家服务合作协议,通过构建全区的“1+1+X”分级诊疗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流转下沉,形成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方面的合作运转模式,提高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目前,医院完成各类首例手术6次,新开设9个专病门诊(云南省首个午间中医诊疗及保健特色门诊等),学科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业务收入和开放床位数逐月增加。
惠民便民举措不断创新。聚焦门诊“患者多,排队长”的问题,官渡区鼓励打破“常规”,通过设立“方便门诊”、延长内科、儿科的接诊时间等,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舒适的就医体验。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挂号难、住院难”问题,官渡区人民医院率先探索并制定“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便民服务举措,患者从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到取药等整个门诊就医环节,3日内(含就医当日)只需挂一次号,便利群众5942人次。矣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低空送检无人机航线并成功首飞,作为云南省首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正式开启“低空+医疗卫生”场景应用试点工作。此举改变了标本转运方式,用低空无人机运送代替了地面交通工具收集转运标本,送检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20分钟,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截至目前,该无人机共计飞行80余架次、送检标本14000余份。
推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4年官渡区成立临床检验、放射影像、超声诊断等区级质控中心。区属官渡区人民医院、官渡区妇幼健康服务中心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制度,开展医师培训以及宣传工作,在检查检验报告单上标注互认标识(官渡区人民医院仅检验标识)。官渡区人民医院目前已通过常规X线、CT、MRI、彩超、临床生化检验、临床血液检验项目质量评价,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