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wsjkw.km.gov.cn

长者模式 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35603747X-202212-405621 主题分类: 机构职能
发布机构: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2-12-23 10:21
名 称: 昆明市市级医院简介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市级医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2-12-23 10:21 浏览次数:580
字号:[ ]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始建于1914年,前身是法国人创建的“甘美医院”,后与朱德任云南警察厅长时开设的警察医院合并,1963年正式改名为“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历经近百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同时也是昆明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院共有2个院区,院本部占地面积38亩(青年路504号)、甘美医院占地面积120亩(北京路1228号),总业务用房22万余平方米。设有临床业务科室35个、医技科室16个和1个云南省最大的社区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星耀医院。

编制床位2100张,职工3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91人,博士25人、硕士286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市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8人,省市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云岭学者1人,云岭名医2人,春城人才奖2人,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个专业)、国家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个专业)。

各级各类技术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二个国家级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中心、肾移植中心。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三个专业:器官移植 、肝胆胰外科、妇科。

十个省级重点学科:器官移植、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老年病科、 麻醉科、普外科、临床护理、检验科、呼吸内科。

四个内设省级研究机构:云南省肝脏移植研究中心、云南省颅脑损伤研究中心、云南省角膜病与角膜移植研究中心、云南省临床疾病个体化用药研究中心。

一个省级研究所:云南省器官移植研究所

一个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移植省创新团队;一个昆明市科技创新团队:昆明市心血管综合防治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二个内设市级研究机构:昆明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和昆明市临床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一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昆明市肝移植工程技术中心

八个市级重点学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学部、呼吸内科、老年病科、麻醉科。

十七个医疗技术中心:昆明市器官移植护理研究中心、昆明市腹腔镜肝切除中心、昆明市角膜及眼表疾病诊疗技术中心、急危重症及创伤救治中心、昆明市肝癌标准化诊疗中心、昆明市泌尿外科腔镜技术研究机构、昆明市脑血管病治疗技术中心、昆明市乳腺疾病诊疗技术中心、昆明市牙周种植技术中心、昆明市器官移植麻醉技术中心、昆明市大容量全肺灌洗技术中心、昆明市微创外科治疗技术中心、昆明市血液净化技术中心、昆明市健康体检中心、昆明市肺部感染诊疗技术中心 、肺血栓栓塞诊治中心,昆明市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

五个市级内设研究机构:昆明市心血管病研究中心、昆明市肝胆胰外科研究中心、昆明市医学检验研究中心、昆明市创伤骨科研究中心、昆明市干细胞研究中心。

一个市级中医“中风病”专病建设。

为引进新的理念、思路和技术,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医院与国内外医学院校、医疗集团建立了一系列合作关系: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医学院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与法国尼斯、利摩日医疗集团签订了长期的人员互访交流合作协议;与美国善福德医疗集团签订了合作共建国际儿科诊所的协议;与台湾义大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同时,我院是老挝卫生部与昆明市卫计委签订《友好合作谅解备忘录》的主要合作单位。

医院以学科、技术、科研、管理、人才梯队建设为支撑,以器官移植、干细胞临床应用、微创外科、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老年病诊治及康复保健为导向,以重点学科为龙头,按照“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的发展需要,加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拥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1.5T核磁共振、128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数字X射线系统、人工肝支持系统、氩气刀、超吸刀、肝纤维检测仪、骨密度检测仪等大型先进设备。

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昆明地区“十佳医院”、省级文明单位、医德医风先进单位。

就医指南:www.kmsdyrmyy.com/#/south/medicalGuide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延安医院前身为上海市延安医院,1970年从上海整体内迁,经过近50年的建设,目前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临床及科研教学医院。

医院于1993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心脏移植中心、国家级冠心病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专业培训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国家级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备案机构、国家级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昆明市基层医师培训基地。

医院地处昆明市中心,占地78亩,核定床位1498张,40个临床和医技科室。现有2个国家级、20个省级和1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省级和2个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和市级创新团队,45个省级和市级内设研究机构/技术中心,10个二级岗位人才,10个云南省名医专项人才,120个博导和硕导,23个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49个省级和市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161个昆明市“十百千”工程人才。

医院较早探索医联体建设,以昆明市延安医院为中心,外设4家直属分支机构、8家医联体参与单位、47家专科联盟、29家双向转诊协作单位、27个基层专家工作站、70家远程医疗网络医院。

近年来,医院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发展态势。在昆明市属医疗行业中年业务总量居市级医疗机构之首。在云南省三级综合医院中DRGs评价一直名列前茅,CMI值(疾病诊疗难度)几乎位居第一,医疗质量服务绩效总体评价较好。

百尺竿头更进步,凌云深处总虚心。医院将秉承“厚德、传承、博学、奉献”的院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医院公益性,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持续改进,为建成“立足云南、面向西南、放眼东南亚,形成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区域性医疗、技术和人才中心”而努力奋斗。

就医指南:183.224.84.125:8880/#/south/medicalGuide

昆明市中医医院

昆明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保、康复、社区医疗等综合服务能力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名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中医外科肛肠病学)继续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医药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云南省中医药骨干医师培训基地,昆明市中医药制剂中心。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医院现有三个执业点(东风东路院区、关上院区、呈贡院区),总占地面积:160亩,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700张,目前开放1387张病床。

设有23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20个行政职能科室,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现有在岗职工1418人,其中高职16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96名。医院设施设备齐全,拥有1.5T磁共振、64排螺旋CTDSA、多普勒彩色超声、全自动生化仪、钼靶等大型医疗设备,可有效满足各项业务需求。医院制剂中心具备生产蜜丸、水叠丸、散剂、片剂等21种剂型的能力,列入医保用药目录的院内特色制剂78种。

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中医肺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骨伤、针灸、肺病、重症医学科),云南省中医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单位3个(骨伤、肛肠、针灸),云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3个(骨伤、肛肠、肺病),云南省中医质量控制中心3个(骨伤科、肛肠科、肺病),云南省中医药临床重点学科2个(中医骨伤学、中医肺病学)。主导成立云南省中医骨伤、中医肺病、中医肛肠、中医康复共4个专科联盟。昆明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4个(康复、肛肠、中医骨伤、针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省级内设研究中心3个,市级内设研究机构(研究中心、技术中心)26个,昆明市科技创新团队5个。拥有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云南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国家级、省级名医工作室8个,昆明市名中医工作室7个。“治未病”中心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临床服务能力建设单位”。

医院历来重视中医药继承工作,中医文化底蕴深厚,名医名家荟萃。有全国名中医1名、国家、省市级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2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业技术人员4名,青年岐黄学者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4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11名,省、市荣誉名中医及名中医53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7名,获省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昆明市卫计委“十百千”工程培养共186人次。

昆明市中医药制剂中心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符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要求,具备生产蜜丸、水叠丸、散剂、片剂等21种剂型的能力,列入医保用药目录的院内特色制剂78种。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将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坚持“特色立院、专科强院、创新兴院、开放活院、环境优院”的发展战略,秉承“究医术之精,谋大医之德”的医院文化精神,科学管理,务实创新,实现医院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为人类健康、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就医指南:www.kmszy.com/yihuanfuwu/

昆明市儿童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前身是1920年英国教会(中华圣公会)创办的惠滇医院1950年,由昆明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昆明陆军医院妇产分院1958年改建为昆明市儿童医院。2011年获批成为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医院通过三级甲等专科儿童医院评审,2020年通过三级甲等专科儿童医院复审;2015年成功荣获市长质量奖;2019年医院在三级公立医院考核儿童医院全国排名第九,其中CMI排名第七,四级手术人数排名第十二;艾力彼智慧医院排名46,是云南省唯一一家进入百强的医院;复旦排行榜西南地区小儿内科第三,小儿外科第四。

医院有前兴和书林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126亩,业务用房面积1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00张,实际开放床位1200张;医院年门、急诊总量达200万余人次,年住院量超6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万余人次;现有在职职工19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283人;正高级职称77人,副高级职称165人,中级职称608人。医院设置有71个科室、部门,其中:临床科室39个,医技科室8个,职能部门24个。

医院学科特色鲜明,涵盖了除产科以外的所有儿科亚专业,是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云南省儿童医学中心,云南省儿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云南省儿科研究所,云南省儿童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新生儿疾病研究中心,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院现有云南省儿童听力障碍及语言疾病综合防治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专家工作站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医学重点专科9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4个。医院是云南省新生儿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儿科和儿外科专业基地,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新生儿围产期医学和儿科麻醉学专科基地;是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考点;20209月获批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重点专业基地。每年接收来自全省各地州县级医院送培的住院医师、新生儿专科医院、儿科医护人员及技师300余人,为全省培养儿科医学专业人才。

5年医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67项,发表论文1531篇,出版专著93篇,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0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科研获奖项目21项,新增委员任职152人,举办继教项目242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级突出贡献奖3人,市级突出贡献奖6人。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享受云南省名医专项3人、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1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1人;云南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云南省卫生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1人,医学学科带头人3人、后备人才4人。昆明市春城计划各类人才18人;劳动模范1人;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昆明市卫健委科技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共计143人。

就诊指南:www.etyy.cn/appoint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始建于19525月,2018年创建成为老年友善医院2020年通过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评审。经过70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以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为优势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是昆明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等10余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医院,中国老年医院联盟 2022 年统计数据显示老年医疗诊疗量全国排名第四位、CMI全国排名第六位,位居中国老年病医院先进行列。是我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

20196月为配合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位于植物博物馆选址核心区的我院进行了搬迁,现过渡安置在三个院区,北院区(龙泉路871号)占地面积117亩、南院区(龙泉路672号附2号、龙泉路935号)占地面积42亩、东院区(光明路338号)占地面积50.4亩,三个院区合计占地面积209.4亩。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955(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10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开放床位1200张,临床科室35个,医技科室6个,职能科室16个。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云南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曾被评为 防治非典先进集体,云南省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文明医院;多年来一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目前医院有15个技术中心,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十百千工程省内知名专家9名、学科带头人2名、后备人选61名。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在建专家工作站8个,目前科研立项在研项目53项,2022年度获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7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25项,市级73项。同时,于2016年筹办成立了昆明市医养协会,现有近100家会员单位。

医院以一切为病人健康服务为宗旨,敬人敬业、至精至诚为院训,团结奋进、精医济民、开放包容、敢于担当为精神,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办院理念,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全市老年人提供专业优质的诊疗服务;也将以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为平台,推动全省老年医学标准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

就医指南:www.kmsdermyy.com/index.php/List/index/cid/31.html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1954年,前身为昆明市传染病医院1986年更名为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与昆明市结核病防治院合并,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20163月通过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评审,是云南省传染病临床医学中心昆明市传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是昆明市政府举办的以传染性疾病诊治为重点,集医疗、教学、科研、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是大理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院。

医院有4个专家工作站和1个名医工作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郑加生专家工作站(肿瘤微创介入)、中国药科大学孔令义专家工作站(天然药物化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成军专家工作站(肝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述良专家工作站(呼吸)、卢洪洲教授(团队)名医工作室(艾滋病)。

医院有省级重点专科5个(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科、重症医学科、肝病科、老年病科)和培育项目1个(结核病科),市级重点专科4个(肝病科、结核病科、艾滋病科、重症医学科),设有3个昆明市市级研究中心(昆明市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昆明市肝病研究中心、昆明市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1个昆明市重点实验室(昆明市结核病重点实验室)、30个市级诊疗技术中心和3个区级科技创新团队,是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专科护士京外培训基地、云南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主委单位、云南省药学会传染性疾病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昆明市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传染病医疗救治中心

医院分为吴井、长坡两个院区,编制床位1200张。2021年职工总数1346人,卫技人员1203人,其中高级职称178人;硕导27人;硕博学历133人;省科技厅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卫健委医学医学领军人才2名、云南省卫健委医学医学学科带头人1人;云南省卫健委医学学科后备人才1人,昆明市科技局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后备人才2人,昆明市春城人才计划春城名医”10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昆明市突出贡献专家2人,官渡区科技局学科带头人5人;昆明市卫健委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98人:其中工程培养对象1人;工程培养对象12人;工程市级知名专家6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后备人选68人。

设有中西医结合结核病科、耐药与重症结核病科、综合结核病科、介入结核科、结核病临床检验中心、肝病综合科、肝病介入科、肝病免疫科、肝病消化科、性病与艾滋病科、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传染科、重症医学科、关怀科、肿瘤科、骨科、普外科、胸外科、妇产科、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综合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介入导管室、预防保健与慢病管理中心、体检中心、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功能科、药学部、公共实验室、营养科等临床及医技辅助科室。

2003年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2005-2007年度、2008-2010年度及2011-2015年度三次获得云南省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先进集体荣誉;2009年、2012年、2015年连续三次被授予云南省文明单位称号;2012年、2013年被评为昆明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多次获得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实绩突出班子等表彰;2017年艾滋病科获得国家卫计委授予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病房称号及云南省卫计委授予的云南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在健康春城最美医者评选活动中同时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2020年白劲松副院长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医院荣获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重症医学科主任夏加伟、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传染科主任黄瑛荣获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感染性疾病科杨雪梅护士长获中华护理学会授予的杰出护理工作者荣誉证书及奖章,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传染科获得全国妇联、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授予的一线女医务人员集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医院党委荣获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传染科主任黄瑛荣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长坡检验科王霖主任获得中共云南省委授予的 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支部委员会荣获 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获昆明市健康春城最美医者团队称号。

就医指南:kmsdsrmyy.com/index.php/index/article/onecontent?parent_id=35&son_id=36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昆明市妇女儿童医院)是市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是昆明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院本部位于华山西路5号,前身为1901年始建的大法施医院,是云南历史上第一家西医医院,后为云南省立妇婴保健院,1952年更名为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是全省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爱婴医院。被授以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连续四届获评云南省文明单位。医院原有华山西路、丹霞路两个院区,开设床位302张,在岗职工853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104人,硕博研究生62人。年诊疗量近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超过2万人次,年分娩新生儿9000余例,居昆明地区首位。2021123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呈贡新院区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开设床位500张,按照现代化三甲医院标准进行配置,与原有的华山西路总院、丹霞院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开设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生殖医学、中医、康复、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门诊住院及妇幼保健特色服务,逐步实现全院所有业务延伸覆盖。

就医指南:www.kmsfybjy.com/contents/66/49006.html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创建于1955年,原位于昆明西郊长坡,于1989年搬迁至昆明市穿金路733号,占地面积27166.8㎡,建筑面积53382㎡。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是国家级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云南省精神科护士专科培训基地,是省市基本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

目前,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挂靠于我院,云南省心理卫生协会云南省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业委员会云南省精神医学基金组织等多个学术团体及《云南精神医学》杂志编辑部均设在我院。

医院开放床位1160张,职工总人数545人,其中卫生技术专业人员483人,有正高26人,副高67人,中级职称202人。博士2人,硕士22人,本科337人。昆明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兼职教授15人,副教授30人,讲师40人。云南省医学后备人才培养对象1 人,市级学术技术后备人选1人,市级百工程知名专家4人,千工程学科带头人8人、后备人选33人,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市级内设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14个。目前设置的二级分科有:老年科、精神康复科、儿童青少年科、临床心理科、女性精神医 学科、酒与药物依赖治疗科、中西医结合科、睡眠医学中心、门急诊部、司法鉴定中心、国家级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等。近年来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项,省市级项目数十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专业论文400多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60余 篇,出版专著7部,获得专利7项,国家计算机软著作权1项;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22项、省级7项、市级57项。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互联网医院(七彩心医)自20211018日上线试运行,实现所有就医环节和电子健康卡(码)对接。上线主要功能有:专家预约、特需门诊、核酸检测、报告查询、图文咨询、视频问诊、心理筛查、远程探视、远程会诊、远程疗评、住院预缴、伙食预缴、电子票据等。截止2022520日,累计注册用户16872人,注册医师125人,注册药师15人,注册护士108人,累计为18854多名市民提供互联网就医服务。

就医指南:www.ynjs.com.cn/main/jiuyizhinan.html


主办单位: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8号楼4楼 邮编:650500

Copyright © 2015 滇ICP备07000700号-1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871-63121443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00040

滇公网安备53011402000369号